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作 者: |
赵大伟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 |
2014-3-20 |
页数: |
280 |
定价: |
49 |
ISBN: |
9787111460022 |
标 签: |
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思维 商业 移动互联网 管理 创业 |
豆瓣评分: |
7.3
|
作者简介
赵大伟,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专注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与马化腾李彦宏杨致远比尔盖茨等IT人同属。 写作源于2013年10月,主流财经媒体频繁采访或采用赵大伟的互联网思维观点;和君官方微信做的赵大伟专题,迅速被转发十几万人次;刊发赵大伟互联网思维文章的一期《和君视野》杂志被抢要一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学府陆续邀请赵大伟去授课;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邀请赵大伟去“华山论剑”……
内容简介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用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这是一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必读的“孙子兵法”,帮助我们开启对新商业文明时代的系统思考。
编辑推荐
◆◆◆◆◆免费下载——罗振宇推荐!秋叶PPT打造“互联网思维九大思维精彩解读PPT”◆◆◆◆◆ 百度云盘下载: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倾情作序! 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鼎力推荐! 马云在中国企业家网专文推荐! ◆大数据、微信、O2O、二维码、平台战略……运营背后思维逻辑! ◆未来将不会再有互联网公司,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互联网公司。 ◆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在移动商业时代的原则、方法和模式! ◆9大思维、22条法则,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力作! ◆企业借助互联网思维重构和改善现有的商业模式转型必修课! ◆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必备的思维利器! ◆全方位解读互联网时代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品牌定位、产品设计、服务体验、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等如何重构的思想大餐!
前言/序言
拥抱互联网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互联网的发展架势是,侵入一个一个传统行业的地盘,先是蚕食、后是冲击、最后是颠覆,侧面试探演变为正面竞争,正面竞争演变为全面洗劫。媒体、图书、旅游、零售、手机、家电、电信、金融……从轻量级的到重量级的,一个个传统产业,眼睁睁地就这样看着它们一步一步地被互联网改变着、重构着,兴衰、胜负、生死都重新来过。原来号令天下的巨头可能摇摇欲坠,甚至死无葬身之地;而名不见经传、不知什么来路的屌丝,可能异军突起、雄霸天下。长期紧盯、严防和死掐的同行对手,可能突然变得不再重要甚至同病相怜,而从来不曾防范、一直互不相关的外行可能猛然跨界杀入、横刀夺爱,拿走你的用户、人才和市场。我所从事的教育行业,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传统的行业。2013年,我的好朋友BAT(百度、阿里、腾讯)毫不犹豫地闯入了我的地盘,做起了在线教育。仿佛是一夜之间,在线教育潮水般地涌起来,成为了行业的新星、资本的宠儿、人才的热土。我知道,我已经无法按原有的思维和模式守住我的地盘了。2013年,是新东方成立20周年。在周年庆典上,所有人都在庆祝,而我却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因为我知道,用20年时间发展起来的新东方,未来的20年,路真是不好走。过去的成功跟未来的成功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庆典当天晚上,我就把新东方前150个管理干部拉到北京郊区,封闭整整四天,讨论未来20年的发展思路,思考如何重构新东方的商业模式,更换新东方的基因,以实现拥抱互联网的转型和升级。更换基因这个坎儿过不去,基本上就要死。不是增长还是不增长,而是生存还是死亡。能不能拥抱互联网,成了生死问题。更换组织基因,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构原来的商业模式,非常不容易、非常痛苦,但必须要这么做。我的亲身体会:一是改变自己惯性思维非常难;二是意识到不得不变后,行为很难跟上思想变,思想意识已经换轨道了,但行为往往还停留在旧轨道上;三是如果我的思想和行为一致了,怎么动员团队跟我一起走。就在这个痛苦转变的过程中,你还在煎熬和取舍,而大量的机会可能就已经失去,眼看着一批批新生代把你超过去。改变是有风险的,改不一定就是活路,但不改一定是死路。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宁可在改的路上死掉,也不死在原来的基因里。首先要从我自己这里开始转变,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我自己。然后我还要引导大家用互联网思维把自己武装起来,让互联网思维融入每一个工作项目中。只有我的思维转变了,新东方的团队才有可能实现思维方面的转变;只有新东方的团队思维转变了,新东方的转型才有可能成功。怎样建立起完整的互联网思维?我觉得和君咨询的赵大伟写的这本书很好,它勾勒出的互联网9大思维、23个法则,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变得立体、系统起来,而且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一点与那些从技术角度讲解互联网的图书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非常适合面临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一读。 俞敏洪2014年1月13日 突然冒出个赵大伟 ——王明夫/和君集团董事长 赵大伟考入和君商学院第五届在线班,在和君商学院的人才群体里,他就像是一滴水掉进了人才的海洋,无声无息、了无痕迹。他完整地听了我一年的课程,他说和君的每一次大课都让他眼界大开、热血沸腾。但我一直对这样一个学生,没什么印象。后来他辞去待遇优厚的国企工作,转而入职和君公司,成为和君千名咨询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也半点儿都不知情。总之,他作为我的学生和我的同事,前后跨时两年多,我不知其人,也未闻其事。2013年国庆期间,和君举办全员培训大会,主题确定为“致青春”,面向全体年轻人海选演讲者。我是培训大会的总设计和总导演,负责遴选演讲者和指导他们备课。在众多的申报课件中,有一份课件叫《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突然跳了出来,我一眼就看上了它,爱不释手。它选题前瞻、思维系统、结构严整、逻辑清晰、文字干净、观察深刻、体会精到,堪称一幅妙品。如果要评选2013年度中国最佳商业评论或商业观察,此人此品当爆冷折桂。和君队伍中有如此功力的年轻人?我喜不自禁。此人是谁?赵大伟!长得啥样、什么来路?不知道。他的课件无须作任何改动;他是否擅长演讲,也无关紧要。我没任何迟疑就选定让他上了。直到培训大会他登上讲台,我才开始第一次打量这个年轻人,欣赏、仰望和期许,尽在其中。赵大伟果然没有什么演讲技巧和巧言令色,有的就是干货和干练,50分钟的演讲,博得了千人会场雷鸣般的掌声。就这样,在我的心目中,在一千多个和君人的心目中,突然冒出个赵大伟,他在一直以来的默默无闻中爆冷逆袭,迅速蹿红。随后我跟进了三件事:第一,嘱咐和君品牌部门推广赵大伟的思想观点,助推赵大伟;第二,主张赵大伟写一本书,深化自己的研究,严谨自己的认识,惠及更多的人和企业;第三,邀请赵大伟陪我会谈了一次客户,讨论一个传统产业(铝型材)的O2O战略,希望他找到真实的质感,把他的互联网思维嵌入中国的商业原生态里去,思考中国产业的命运,探索中国产业的出路。如今,三个月过去了,主流财经媒体频繁采访或采用赵大伟的互联网思维观点;和君官方微信做的赵大伟专题,迅速被转发十几万人次;刊发赵大伟互联网思维文章的一期《和君视野》杂志被抢要一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学府陆续邀请赵大伟去授课;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邀请赵大伟去“华山论剑”,破解转型迷思,探讨升级之路。在传统产业如何互联网化的领地上,似乎到处都突然冒出一个赵大伟。一个季度,就一个季度的事,赵大伟火起来了。赵大伟的书稿,已经出来。单是琢磨一遍目录,我就欣赏不已,陡然兴起一股欲读其详的冲动。这本书,应该成为和君人的必读书,将被列入我一年一度修订的《建设你的知识结构:和君推荐阅读书目单》中。如果说互联网将改变一切产业和商业,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迫切需要理解互联网精神、建立互联网思维、学会互联网打法,那么这本书也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家和经理人的必读书。新兴互联网技术的产业化、所有产业的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两大主旋律。和君集团必须告别传统咨询,迎上这两股商业浪潮。和君咨询提供战略思想和操作方案、和君资本提供资金、和君商学院提供人才,协助一个个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化,协助一个个新兴互联网技术实现产业化,应该就是和君集团打造能力、服务客户的方向。赵大伟这样的人才,突然冒出来,绝非偶然,从社会说是时势的需要,就和君而言是战略的呼唤。赵大伟,与马化腾、李彦宏、杨致远、比尔·盖茨等IT人同属天蝎座,出生于吉林白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现为和君集团专注在互联网领域的一名咨询师。他朴实、坚毅、勤奋、好学,长期大量阅读练就的思维力,利如剑;不怕吃苦、说干就干的行动力,行如风。他未来的职业道路,漫长而又清晰、有挑战而又瑰伟:带着和君式的“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知识底蕴,修炼他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仗剑行走咨询江湖,协助一个个客户企业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帮助它们实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毫不留恋地告别黯然失色的旧商业,毅然决然地走向生机无限的新经济,待到年头够了、功夫到了的时候,亮剑资本市场,弄潮产业巅峰,最终实现“修身、齐家、兴业、益天下”的人生价值。赵大伟在读和君商学院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叫做《大器成于大气,伟业始于微行》,其中说:“我本剑客一名,理当尊干将、莫邪为榜样,将全部热血与精华铸进生命之剑中。”他在文中写了一首豪气干云的诗,兹摘录其中几句,略作改动,以为本序的收尾。生逢当时,其势难挡;伟骨峻志,其坚如刚。营伍之气,赳赳昂昂;剑履齐奋,谁与争抗?铁骨铮铮,侠义堂堂;兵谈纸上,非吾赵郎。将相无种,男儿自强;利剑出鞘,一试锋芒! 王明夫2014年1月15日于温哥华Deep Cove 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2959/34/1123512756/202664/2700f910/577604feN2d94267e.jpg" />
精彩书摘
拥抱大互联时代 第1节:重新认识互联网 新一代互联网的特征:万物皆可互联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即将消失,因为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IDG投资公司副总裁武连峰在2013年安卓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如此讲到。 也就是说,未来的互联网,不会再区分桌面互联还是移动互联,而是是一种“泛在网络”的概念,是可以跨越PC、平板、手机、汽车、手表各个终端的。 传统互联网的定义多指桌面互联(Internet 1.0),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移动互联(Internet 2.0)又变得炙手可热。 新一代互联网,一定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我们把这种互联网形态称之为“大互联”(Internet 3.0),就是一种“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的存在形式。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2013年11月的内部峰会上强调:“腾讯未来将不会再区分各类终端,要在各产品线上做到终端打通”。从腾讯为时一年的产品线调整来看,原有的无线事业群被拆分,只保留具有平台属性的安全、浏览器、地图和应用商店四大产品线。其余产品都划归至相应PC端所在部门,比如手机QQ被划分至QQ所在的社交事业群。这说明未来在腾讯各个产品线上,都不再区分终端,要做到各终端打通,也就意味着产品布局不再强调终端,而是跨越各类终端提供统一的产品形态。这就是“大互联”的表现。 所以,请各位看官不必在纠结于和桌面互联还是移动互联,在大互联时代,互联网天然具有移动属性。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生活更智能 讲述互联网历史的书籍不少,推荐两本:一本叫《浪潮之巅》,一本叫《沸腾十五年》。这里就不赘述历史了。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人机交互。 1)Web 1.0,门户时代。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互动。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时代,到2002年这段时间,代表产品有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 2)Web 2.0,搜索/社交时代。典型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方兴东创造了博客中国,开启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时代,典型产品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3)Web 3.0,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现在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互联网成为一种思维范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作为工具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当这种冲击不断加深和变革不断加剧的时候,互联网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思维范式,也就是当前各路大侠热衷探讨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思维得以集中性爆发。 中国互联网元老、宽带资本田溯宁说:未来的企业要互联网化,每家企业都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在未来不用互联网方式来思考问题,就没办法在社会展开竞争。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 互联网思维的怎么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跟农民,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工业时代早期考虑最多的是异化的人,因为人也被当作机器在处理。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 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上个世纪末讲的Knowledge Worker。企业的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更加生态的方式。让Knowledge Worker真正能够创造价值,变成任何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互联网思维,堪比“文艺复兴”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再到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珍妮纺纱机从一项新技术到改变纺织行业,再到后来被定义为工业革命的肇始,影响东、西方经济格局,其跨度至少需要几十年,互联网也同样如此。 14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思潮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这场互联网革命和其背后的互联网思维,由“产品经理”这类人的思辨引发。最典型的产品经理,就是Apple的创始人乔布斯。他并非拥有真正伟大的物质发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都不是他原创,他的伟大是在于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如今,这个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与当初人类史上的“文艺复兴”一样,这种思维在逐渐扩散,开始对整个大时代带来深远的影响。不止产品经理或程序员,所有传统商业都会被这场互联网思维浪潮所影响、重塑乃至颠覆,这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会造福人类熟知的各个行业。 当今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工业化时代”,意味着工业时代,正在过渡为互联网时代。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这三个“大”可以称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经营的“三位一体”。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了。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是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广播、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 任何一个大型技术革命,早期大家总是高估它的影响,会有一轮一轮的泡沫;但是中期大家往往会低估它的影响,觉得这些不过是概念而已。当你觉得它是概念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开始茁壮成长。现在,算什么时期呢? ……
下载
由于知识产权的原因,本站不再提供任何无授权的电子书下载,怕关小黑屋啊,望小伙伴们见谅!
某某书屋的站长被关小黑屋了,相关链接:站长和自媒体人是时候重视知识版权了
既来之则是有缘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总结了《20个亲测有效的免费电子书下载网站,助你找到99%的电子书》,且看且珍惜,如果真是找不到,可以加我微信帮你找找看。
若有一定经济基础,不管大家从哪里下载的电子书请大家试读满意后购买正品,尊重作者劳动,支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