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1,975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73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2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印度]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PDF电子书高清下载

猿哥
2021-05-11 / 0 评论 / 0 点赞 / 279 阅读 / 0 字
 图片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作 者:

[印度]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0

页数:

287

定价:

28.00元

ISBN:

9787800804427

标 签:

哲学     克里希那穆提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思考     心灵     人生     思想     印度     

豆瓣评分:
8.7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的六十多册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讲话集结而成,目前已经译成了47种语言出版。

内容简介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情》由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各种场合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克里希那穆提主张个人了悟整理,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的著作既不能帮助读者迅速致富,也不能帮助读者如何获取名望;既不能教读者击败或驯服他人,也不能让读者博得更多掌声。《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情》与生活的细枝末节无关,但它的重要在于提醒读者,从初入世界到今天,人们得到了许多,也丢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当忧虑和焦灼占据人们心灵的时候,人们既不自由,也不快乐。作者的一生,都是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出来,找到快乐。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情》读者对象:对身心灵成长感兴趣的读者。

编辑推荐

你从哪里来?生命是个伟大的谜,了解生命本身,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即不自由,也不快活。我们渴望爱,但内心却变得越来越冷漠。这一切究意是为什么?一切尽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情》。

前言/序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一直崇尚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文明发展日新月异。但这并没有带来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并没有阻止战争,反而给西方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危机和精神困惑。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非理性主义和重新强调入的自身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当时,除了著名的嬉皮士运动、民主政治运动、妇女运动、种族运动、绿色运动等,还开始了一场“新时代运动”(New AgeMoVement,又称“东西方文化合流运动”)。东方的宗教(特别是印度教和佛教)、哲学思想以及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给新时代运动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西方人将目光转向东方,试图从东方古老而神秘的智慧中汲取灵感,找到解决心灵危机的良方。   克里希那穆提被认为是与这场运动相关的非常重要的思想大师之一。克氏生于1895年5月12日,是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中的第八个孩子。14岁时,他被选送到英国接受教育。起初他的成长与一个神秘主义团体有关,但后来他逐渐摆脱了玄学体系的桎梏。他相信真理是无限的,纯属个人的了悟,一旦落入某种组织或上师崇拜,人的心智就开始僵化、定型、软弱和残缺。因此,克里希那穆提后来甚至被称作“在破除偶像上,最富有代表性的20世纪人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世界的动荡、人类的自相残杀,克氏在进行超然而冷静的深思的同时,开始探索一种真正的教诲,直至1986年因胰腺癌辞世。其问,他结交了赫胥黎、嘉宝、卓别林、亨利·米勒等许多欧美文化界精英。这些最为挑剔的心智,都曾经引用极为夸张的赞美词,来形容和克氏相识的感受。米勒就曾这样形容过克里希那穆提:“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   百年来的文明变迁、政治势力的消长、宗教文化的狂热现象、热门哲学的兴衰,都染指不了克氏的空慧。他一直保有旧式先知的气息。虽然克氏对任何派别的宗教、哲学或心理学皆不认同,但是他的洞见和观察却深深影响了20世纪以及无数的男女。他对未来世世代代人类的影响,估计将会更为广泛而深远。   此次中文简体字版克氏作品的问世,是其著作首次被正式引进中国大陆。故略作说明,备读者参考。

精彩书摘

问:人类为什么打斗?   克:年轻的男孩子为什么打架?有时候你和你的兄弟或其他男孩打架,不是吗?为什么?你为了抢一个玩具而打架,也许另一个男孩抢了你的球或是你的书,所以你就和他打架。成年人为了完全相同的理由争斗,只不过他们抢夺的玩具是地位、财富及权力。如果你想要权力,我也想要权力,我们就会争斗,国家与国家因此而产生了战争。道理就是如此简单,那些哲学家、政治家及所谓的宗教人士把事情搞得复杂了。   你知道,得到充分的知识及经验是一项伟大的艺术,也就是试着去了解生命的丰富、存在的美、挣扎、悲哀、欢笑、泪水,同时让你的心智保持单纯,只有当你的心智单纯时,你才能了解如何去爱。      问:嫉妒是什么?   克:嫉妒表示你对自己不满而羡慕别人,不是吗?对自己不满就是羡慕他人的开始。你希望像别人一样有知识,或是更漂亮,或是和别人一样有栋大房子、显赫的权势,比现在更高的地位。你希望比现在更有德性,你希望知道如何才能使禅定功夫进步,你希望更接近上帝。你希望成为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人,所以你羡慕别人,嫉妒别人。   了解你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你必须从想变成什么的欲望中解脱才行,想要改变自己的欲望通常会孕育羡妒;然而真正了解自己,才会得到真正的改变。但是,你得到的所有教育都敦促你变成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人。当你心生嫉妒时,别人会告诉你:‘得了吧,别嫉妒别人了,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你努力不去嫉妒,可是努力的本身就是嫉妒的一部分,因为你想要变得不同。   你知道,一朵可爱的玫瑰就是一朵可爱的玫瑰。人类虽然被赋予了思考的能力,却思考错了方向。要知道‘如何’去思考,需要很深的洞察力及了解;要知道思考些‘什么’,却是比较容易的。目前的教育只告诉我们要思考些‘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思考、透视及探索。只有当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如何思考时,学校才能名符其实。      问:为什么我对所有的事都感到不满足?   克:一个小女孩问了这个问题,我相信她不是被别人逼着发问的。这么小的年纪,她就想知道为什么她永远不满足。你们这些成年人该怎么说?   这是你们成年人造成的问题,你们造成了这个世界,因此这个身在其中的小女孩才会问为什么她永远不满足。你们这些大人应该是育人者,但是你们却看不到这个悲剧。虽然你们时常冥想静坐,可是你们麻木、疲惫,你们的内在是僵死的。   人类为什么永远不满足?是否因为他们在追寻快乐,他们以为不断的改变就能得到快乐?人们从一个工作换到另一个,从某个人际关系跳到另一个,从某种宗教或意识形态转换到另一种,他们以为在不断的改变中就能得到快乐。要不然,他们就选择一种落后的生活方式,然后便停滞在那里了。   显然真正的满足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只有当你如实观察自己而没有任何改变的欲望,也没有责难或比较,满足就会降临,但是以上所说的,并不表示你接受了眼见的一切便进入睡眠状态。   如果你的心不再对外界的事物做比较、批判、分别,你的心就有能力在每一个刹那看见事情的真相,而不企图去做什么改变。在这种观察中便存在着永恒。   ……

下载

由于知识产权的原因,本站不再提供任何无授权的电子书下载,怕关小黑屋啊,望小伙伴们见谅!

某某书屋的站长被关小黑屋了,相关链接:站长和自媒体人是时候重视知识版权了

既来之则是有缘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总结了《20个亲测有效的免费电子书下载网站,助你找到99%的电子书》,且看且珍惜,如果真是找不到,可以加我微信帮你找找看。

若有一定经济基础,不管大家从哪里下载的电子书请大家试读满意后购买正品,尊重作者劳动,支持创作。




0
博主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