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1,975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73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2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谁的青春不迷茫 刘同 PDF电子书高清下载

猿哥
2021-04-28 / 0 评论 / 0 点赞 / 370 阅读 / 0 字
 图片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作 者:

刘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

页数:

408

定价:

35.00元

ISBN:

9787508636207

标 签:

谁的青春不迷茫     刘同     青春     成长历程     成长     青春文学     刘同,青春     十年回顾     

豆瓣评分:
5.8

作者简介

刘同 青年作家,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光线影业副总裁。曾出版《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向着光亮那方》 《我在未来等你》等系列作品。

内容简介

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 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是让你发现光芒的机会。 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知道谁是你的贵人。 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 我曾谈过一段恋爱,分手理由是因为我不够有钱; 后来我拼命赚钱,却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个人。 我曾被同事排挤,因为我不懂规矩; 后来我懂了规矩,但再也不会用这个理由去刁难新同事。 我一直和父母抗争,因为他们一直觉得我不那么好; 后来我过得越来越好,才知道他们只是怕我一个人过得不好。 这些年,我一直在试着了解,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更完整的自己。 从2003年到2018年,我写下来二百多万字日记,整理成这本书。 所谓真实,就是不再怕别人的评价。好是我,坏也是我,横竖都是我。 我叫刘同,今年37岁,依然在写作,依然走在路上。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学书,这是我真实的、尴尬的、千疮百孔的成长史。

编辑推荐

2012年12月,《谁的青春不迷茫》问世,出版6年,加印88次,系列作品至今畅销千万册,创近年青春书籍销售纪录。 数十座城市,上百所高校、书店,上百万读者的亲历感动。 从懵懂,到焦虑,从热血,到迷茫。 从天真,到懂得,从接纳,到希望。 六年后的今天,《谁的青春不迷茫》已成为你我青春中共同的记忆与见证。 成长中的每一次低头,都是对自己的肯定。 我们不是变得现实,而是更能接受现实。 打动千万次的青春,有些书可能是答案,但这本书应该是共鸣。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200万字成长日记精选,跨度15年自我对话。 关于2018年新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1新增2013-2018年5年3万字精选日记,并对旧版内容做了仔细修订。 2全新封面、版式,装帧换代升级,知名摄影师金浩森、文子专赴郴州掌镜。 3随书附赠《不迷茫手册》一本,解答你青春中的种种迷茫疑惑。 4为筹备新书,同哥特别制作了一款故乡版走心视频,亲自配音,即将上线。 5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学书,这是刘同真实的、尴尬的、千疮百孔的成长史。

前言/序言

写在最最最前面 差不多六年前,我31 岁那年,出版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在这之前,我已经出版了八九部作品,从出版社的角度,我无论如何算不上畅销作者,我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并不觉得《谁的青春不迷茫》与之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如果硬要说不同,那就是之前的作品都是刻意为之的作品,而《谁的青春不迷茫》是我十年间每一天写下的日记,被出版社精选出来,我在每一篇日记之后做了一个十年之后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仅此而已。这些日记本不是能发表出来的作品,无论是文笔、措辞、立意,都与“正常”二字相差甚远。但恰恰是因为它们的“不正常”,让编辑看到了一个北漂少年每天奇奇怪怪的心理活动。 那些无法在台面上说的话,那些完全为了安慰自己的阿Q 精神和莫名其妙的想法,居然成了这本书最大的生命力。我写“如果有一天我当皇帝了,我一定要给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加官晋爵……”我写“如果我会四门外语,我就应该用这四门外语轮流跟在机场遇见的那个说英文的泼妇大吵一架……”我还写“为什么面对爱情的时候,永远都是备胎的心情呢……我有那么丑吗?我为什么会那么丑呢?”看着那些日记,心里好羞愧啊,但又很感动,以前的我居然是一个那么敢面对自己的人。虽然我早已忘记自己为何要写下这些,但我知道,那个22 岁带着行李箱走出北京西站开始北漂的少年,心里有很多很多话无法与人诉说,所以写成日记,就当是个发泄而已。 那就出版吧。 然后,我的人生便因这本书开始微妙地改变了。 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他们说:“原来你也是这样的,我还以为自己有病呢。原来这么想很正常。”或者说:“啊,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奇怪,原来我们一样奇怪,那我就不担心了。”所谓“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迷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式困惑,可当我们一旦表现出一丁点儿困惑或迷茫时,就会被贴上“为赋新词强说愁”“矫情”“幼稚”的标签。 迷茫不是罪,假装自己不迷茫才是。 有迷茫,承认它,接纳它,再克服它,才是这一路上我们结伴同行的意义。 说来奇怪,因为这本书,我突然发现—展示出自己的弱点,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谁都有弱点,不展示不代表你没有,展示了反而证明你不怕被伤害,那也是另一种强大。正因如此,我31 岁之后的人生似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以前总害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吐槽,很想向外界展现一个“完美的自己”。可问题是,我都活三十一年了,依然千疮百孔,难道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吗?不,我应该活出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所谓真实,就是不再怕别人的评价了,好是我,坏也是我,横竖都是我。因为我比别人更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别人批评得对时,我并不生气;别人批评失之偏颇时,我也能一笑了之。 在这样的改变中,我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写了自己成长中的种种孤独。 在《向着光亮那方》中记录了过往人生中感动我的人和事。 有趣的是,2012 年,当我准备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时,我看到了自己2010 年写的日记,于是在后面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直到今日,我仍喜欢偶尔在平静叙述之后,加上自己的肯定(就是那种—我是这么认为的,对!)。无法四处获取他人的赞许,只能变着法子让自己支持自己,以至于在看过去文字的时候,我常常会冒出一个略微稳重的男孩抚摩略微顽劣男孩额头的画面,然后前者总能用他的方法搞定后者。那是一直存在于我成长中的画面,只有等到这个人变得稳重之后,这两个男孩才会成为一个人。但我想,那一天也许永远都不会来。2012.3.22” 两个我?一个年轻的,一个年长的,如果他俩真的遇见了,他们会欣赏彼此吗?会喜欢对方吗,还是相互嫌弃呢?不得而知。可正是因为这种不得而知,两年前我写了一本“年长的我”遇见“年幼的我”的长篇小说,取名叫《我在未来等你》。当看着小说,再对比自己几年前写的这段话,这种感觉真是妙死了。怎么说呢?就是自己能完成自己心里的所想,自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靠别人,就很妙。 这六年,因为《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我改变了很多。我知道,有很多读者因为这本书也改变了很多。所以如果今天你是第一次拿起这本书,希望你也能有所得。这不是一本文学书,这是我真实的、尴尬的、千疮百孔的成长史。 2018.5.25 于湖南郴州家中

精彩书摘

写给20 岁的自己 手边放了一张你的照片。大二的你,20 岁,一件驼色的毛衣,一条牛仔裤,一双帆布鞋,没有发型,笑得很不知所以。我还记得那一天早晨,你为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头疼,最后因为没有时间了,于是胡乱穿了一套,在十年后的我看来,却也蛮清爽的。现在看来,那时你处心积虑做的一些搭配,常常以失败告终,而随意搭上的服装反而显得像你。当然,那时的你是不会明白的,如果没有当时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今天的我或许还在老路上一条路走到底吧。 我记得20岁的你焦躁不堪,宿舍的兄弟们都在聊天,准备通宵玩电脑游戏时,你表面上欢呼雀跃,心里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初我是好不容易考入大学的,四年之后,我该怎么走出大学?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情人滩上,你也混迹于人群之中,看着每一张相似的脸庞,你心里最大的担心是:难道他们都已经知道未来去哪儿了吗?为什么只有自己那么傻?傻到没钱买电脑,只能用稿纸一遍又一遍地写日记。因为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哪怕写错了一个字,也要重来一遍,字一点儿都没有提高,稿纸却费了不少。看着一沓又一沓的稿纸和从未发表过的文章,心里居然没有一丝疑惑,只会告诉自己:“哇,昨天晚上又写了6 页呢!”“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成了大文豪,这些稿纸可就真的值钱了。”—这几乎是每天你最快乐的时候。 那时很多杂志社很尊重作者,所以你也就常常会收到退稿信,上面写着诸多类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话。无非是谢谢你的支持和参与,只是你的选题和文笔不太适合我们杂志,期待你继续关注。你把这些退稿信一一留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来信上都印了各个杂志社的名字,你偶尔打开看时,总幻想这是发稿通知。你也偶尔会在别人面前拿出这些信来,让他们误以为你和很多编辑相处得融洽—嘿,那时的你生活得无所畏惧又谨小慎微,任何一点点小的改变都会让你觉得自豪,比如“那个编辑居然自己回信拒绝我了,我拿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名字了呢”。写到这里时,我其实很想对你说:虽然你在外人看来挺二的,但也谢谢你那种不要脸的应对方式,让我一直走到了今天,从未害怕过。 终于,你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了,稿费是30 元。你没有把稿费取出来,而是将稿费单好好地折叠起来,放在钱包里,供人随时瞻仰,然后假装很不经意地说:“嗯,这笔稿费还来不及取出呢。”直到稿费单过期,你才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你从未有过兑现它的念头。为了这30元的稿费,你大概前后花了200 多元请客吃饭庆祝。有些人对事情的投入是为了生活,你那时的投入是为了证明你可以。 在医院长大的你,背着你爸报考了师范大学中文系,以至于你和你爸将近两年没有说话,近乎绝交。直到你发表的第一篇写父亲的文章《微妙》刊登在省刊上,被你爸看到。他开着车第一次主动去学校找你,请你吃饭。你在去见他的路上,带着170 多页的小说稿纸,小说取名“杀戮”,故事写的是什么我现在忘记了,因为它没有发表过,甚至你当初写它的时候就没有想着要发表。我记得你对你爸说的第一句话是:“爸,你看,我现在能写这么多。”你爸一直担心的就是你大四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担心你没有任何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担心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你那时居然没有拿着发表的文章对你爸说:“爸,你看我的文章能发表,我水平够高了。”你甚至提都没提那篇发表的文章,你拿着稿纸说:“你看,我多能写。我写了两个多月,每天都在写,一点儿都不累,也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说着说着,你眼睛就红了,你知道自己一直让他们担心,你在没有能力时,只能证明自己不怕苦,而他们也终于第一次相信你真的不那么怕苦。 你学会了说“我很好”。 “我很好”不是指你终于熬到有了钱,有了朋友,有了人照顾的日子;而是你终于可以习惯没有钱,没有朋友,没有人照顾的日子。“我很好”是告诉他们,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我没你们想的那么脆弱,离开你们,我一样能过得很好。你听说参加比赛拿奖可以加素质分,于是从大一开始就参加各种比赛。很多比赛只有几个人参加,所以只要认真参与,主办方一般都会给你三等奖,而一个院级比赛的三等奖能够加两分素质分。所以作文大赛、歌唱比赛、辩论赛、演讲赛、戏剧大赛、运动会,甚至书法篆刻大赛,你都参加了。 你花了10 元钱在路边摊找人刻了一个名字,然后印在纸上,交给了组委会,获得了三等奖—这个故事成为你嘚瑟许久的故事,你丝毫没有为自己的投机倒把感到羞愧。现在的我多少会觉得“当时怎么能这样”,可20 岁的你满脑子都是“如何与别人不一样”。“不一样”是个特别特别大的命题,于是你会节约一天的伙食费去刻一个章,你也会拿着精心写的作文去参加比赛。组委会的师哥告诉你:“你的文章很好,应该是第一名,但是另外一个师哥要找工作,所以这个第一名要让给他,你还有很多机会的。”他还没有说完,你便迅猛地点头,你心里想:得奖本来就赚了,还获得了学长的当面肯定…… 那时有人说你是个极其大方的人,其实你知道自己是个极其计较的人。唯一不同的是,很多计较的人常常会在事情发生时计较,而你在事情发生前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当结果不如你想的那么坏时,你都能欣然接受。有人说你没心没肺,说你二百五,你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真的挺傻,现在的我告诉你:其实你一点儿都不傻,只是你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 “ 你曾因此失去了一些东西, 但你却得到了更多。”—大四毕业正式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时,你租了一辆车搬家。你当初只提着一个行李箱到长沙,四年的时间,它变成了一车的东西。四年时间,你得到的远比你失去的要多。 你曾遇到过一些你爱的人, 因为你没有钱而离开你。后来,你学会了快速甄别发展对象的品性。 你曾因为领导不信任你,而一个人步行两小时,边走边落泪。后来,你学会了如何让领导相信你,并支持你的工作。 你曾因为同事排挤你,而一个人专注于工作。后来,你也明白了沟通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你曾被老同事欺负, 让你学会了如何尽量尊重新人。 你长时间加班到清晨,让你学会了如何调整团队的工作流程。当然,你也并不是一直都凄凄切切地生活在冷宫之中,其间,你也犯过很多错误,失去了一些本该一直继续下去的朋友,失去了一些本该关系更好一点儿的朋友。 但成长不就是这样吗?不是学到就是得到。你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就成为你这类人当中的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 在20 岁到30 岁这十年中,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成长中能扶你一把的人;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这书中的十几万字,是从两百多万字、三千多个日子的记录中摘选出来的,现在看来,会忍不住嘲笑自己当时的想法或幼稚的文笔,却又为当年的执着和专注而感动。会想起某一个已经遗忘的朋友,一段忍俊不禁的往事,也会想起那些年的自己,赤手空拳与世界搏斗,只为了有一方落脚之地得以歇息。每年每年的不同,却每年每年相似…… 所有2 0 岁的你们,所有3 0 岁的我们,成长不易,青春不难。如今我们在纸上相见,便是一种欣喜的遇见。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缺点而讨厌我们,但也会有人因为我们的真实而喜欢我们。我们不必让那些本不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上自己,而是要坚持让那些本该喜欢我们的人尽快发现自己。 不如我们定下一个誓约,看看十年之后,彼此又在哪里,听着谁的歌,看着谁的字,身边的人又是谁。我希望你们能够把自己的青春放进来,也希望这本十年的成长记录能够陪我们到下一个十年。 刘同 2012.10.6

下载

由于知识产权的原因,本站不再提供任何无授权的电子书下载,怕关小黑屋啊,望小伙伴们见谅!

某某书屋的站长被关小黑屋了,相关链接:站长和自媒体人是时候重视知识版权了

既来之则是有缘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总结了《全网10个亲测有效的免费电子书网站,让你找到99%的书》,且看且珍惜,如果真是找不到,可以加我微信帮你找找看。

若有一定经济基础,不管大家从哪里下载的电子书请大家试读满意后购买正品,尊重作者劳动,支持创作。




0
博主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